您现在的位置:阳光中招网 > 中考资讯 > 历史

中考历史要点第四册复习攻略: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来源:www.boxila.com 2025-03-04

历史

中考历史要点第四册复习攻略: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第一届人大(P115)、一五计划的实行(P115-116)1、第一届人大:1954年9月,第一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拟定了《中国宪法》(主要任务是拟定宪法),宪法规定国内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国内第一部社会主义种类的宪法。大会还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国主席,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2、一五计划的实行:(1)制定及任务:1953年,中共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国内政府编制了进步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即1953-1957年)这个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建设,为打造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2)完成: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国内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国内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区域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大,华北和西北打造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人民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3)主要成就:鞍山无缝钢管厂、一汽(长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喷气式飞机的生产,等等 。意义: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国内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打造了东北工业基地)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P117118)党的过渡时期(1953-1956)的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达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达成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这一任务。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国内基本上达成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此,社会主义规范在国内基本上打造起来了(即消灭了人剥削人的规范),国内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规范在国内打造起来。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P122124)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将来,国内开始全方位的社会主义建设。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缘由:但因为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和对国情没认识了解,又急功近利,党中央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就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紧急地泛滥开来。2、结果:给社会主义建设导致重大的损失,以至出现19591961年连续三年的紧急经济困难时期。3、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所有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4、文化大革命的十年(P127131)1、时间:19661976年2、发动是什么原因: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剖析,觉得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矛头对准刘少奇、邓小平),党和国家有被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3、开始的标志:1966年,中共中央发出拓展文化大革命的公告(即五一六公告),接着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4、概况:为了发动群众造走资派的反,全国掀起了夺权和大串联的高潮,一时间,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国家机关被冲击瘫痪,民主法制遭到践踏,经济停滞,全国出现了大动乱。一大量老干部和常识分子被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被迫害至死,这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块冤案。叶剑英、谭震林等老一辈革命家与林彪、江清一伙展开斗争,被污蔑为2月逆流;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自发地到天安门广场哀悼周恩来总理,被四人帮污蔑为反革命动,遭到镇压,这就是四五运动。5、结束:这场运动先后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党集团所借助。1971年9月13日,林彪发动反革命政变阴谋败露后,叛逃坠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随后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过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篡党夺权,在这危急关头,以华国锋、叶剑英等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党和国家的命得到挽救。文化大革命从此结束。(结束的标志: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6、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借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紧急灾难的内乱。7、国民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影响):文革十年间,国内经济建设遭到紧急破坏,经济损失约五千亿元,拉开了国内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对纠正左倾错误做出了重大努力,同时人民群众、干部的抵制,国内经济仍然有肯定的进步。粮食、钢、煤、原油持续增产,成昆铁路、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5、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P133136)1、历史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P133136)(1)召开: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2)内容: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策略决策;全会还决定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3)意义:这次大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2、实行改革开放政策(P133134):对内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对外开放:①目的是为了引进外资、先进科技和企业管理经验,为国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进步社会主义经济。②做法先后打造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边疆城镇,开放的区域由沿海到中国大陆进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P136):需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方向);需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证);需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核心);需要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思想)。4、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收获(P136):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粮食、棉花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二十多年来,钢、煤、原油等产量,进入世界前列;新建成了上海宝山钢铁公司、湖北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1993年)、京九铁路、南昆铁路等一批重点工矿企业,形成了独立的现代化工业体系。6、建设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P140)1、1982年,中国共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从此成为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块,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2、1987年,中共十三大正确剖析了中国国情后,指出国内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拟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食其力,艰苦奋斗,为把国内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打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4、1997年,党的十五大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全方位推向21世纪》的报告,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热点专题

  • 2023年云南楚雄中考历史考试真题(已公布)
  • 2023年安徽池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已公布)
  • 2023年甘肃定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1年中考历史要点之

[]2022年湖北十堰中考历